登录 | 注册
中华祝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祝氏论坛 >> 家谱分支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姓氏人物   姓氏企业   芳 名 录   姓氏取名  全部分类
  现在还有祝氏第89世子孙吗? 第 6 楼

我祝氏始祖光(不能称祝光)。史载:周武王克商,封彭祖裔孙光于祝,都城祝柯。《后汉书》称祝阿。国在齐鲁之间。墓在鲁东瑕邱县城十里。
   祝是地名,是周朝分封的方国(小诸侯国)。古代以地为氏,以国为姓,并非一朝定姓,而是在历史的渐进中形成。祝氏以国为姓是在祝氏十一世方公后才出现祝的姓氏。
   西周末,周幽王为犬戎所杀,是时战乱,祝国被齐国并吞,祝国国君方奔周为上大夫。也许当时投奔周天子的人数较多,为区别起见而在方的字前加“祝国”字样,意为方原属祝国人,与“祝国氏”意思类似。因祝国已亡,祝是地名,而为祝方,形成了祝姓。此时才以地为氏,以国为姓,史称祝氏,并尊光为祝氏始祖。后方(公)从平王东迁洛阳,史称东周。我祝氏开始迁居洛阳,后随历史陆续变迁、繁衍而分布全国各地。
    我是祝氏始祖光的第102世裔孙。在今我国东南沿海,特别是江浙一带,算是辈分较高的子孙。目前调查祝氏102世子孙,仅发现3人。您是祝氏第89世子孙,似乎令人难以置信。
    一、古时各民族的姓氏尚无定型,只有其名,无其姓,故祝氏的概念尚未明确,始祖之说当时还不存在,始祖祝光还谈不上。查考后世各朝所撰的《祝氏宗谱》绝大多数称:“祝氏始祖光”,不能改为“始祖祝光”,或是讹称“始祖候光”。今后,凡是在个别家(宗)(世)谱中,出现“祝光”、“候光”等字样,应予更正。
    二、在东南沿海的祝氏家族中,我们属于祝氏各代的小房子孙,我直系89世祖渡公,字汝信。明贡生(举人)钦赐七品冠带,生于明成化丙戊(公元1466年),迄今已逾543年,怎能今天又出现您这位祝氏89世的子孙?
    上溯历史至东汉名将祝良的曾孙,祝氏39世祖孙义,于东汉永寿年间,官拜汉尚书郎,居江陵。这一年是公元155年。
    孙义公是你我的共祖,他生子二人,长子 营,次子 广。我是营公的后人。您是广公的后裔。以此测算:我系各代平均29年经历一代人。您系每代平均约37年。
    按我国古代民俗,成婚年龄平均18~22岁之间,由于封建社会在中国长达数千年之久,医药科学发展缓慢,人均寿命不长,能享年花甲,就算是有福长寿人了。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历代平均每代的间隔大体是在20~30年之间,我系各代的平均值29年,已接近全国平均值上限,而您系每代37年,则远远超出我国历史的常规,这是很反常的。除非各代子孙都是继夫人所生,这也是不合理的。
    出现这种不合理的反常现象,其原因是否由于各历史时期祝氏子孙纂修的家谱记载错漏所造成?
    记述祝氏历代祖宗的史册,对子孙来讲是极其严肃的大问题,大家不能马马虎虎,要认真对待。为了实事求是弄清问题,以求祝家史谱的真实,敬请国内祝氏各族各系的子孙,给予关注,核实研究,协助查对各系谱本,提出意见,参与研讨。
江苏   祝氏102世裔孙宏绪 QQ515221023  2009.7.12
通讯:江苏徐州市杨庄煤机东村3号楼5单元202室。
邮编:221004

作者:218.3.215.* (2009/9/2 15:11:46)   回复此贴
  祝氏祖宗名讳不宜混淆——再致祝强春先生书 第 7 楼

前文对你支系祝氏家谱记载“你是祝氏89世孙”,感到难以置信,而提出几点质疑。
    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祝姓人已传至106~107世,他们之中,不乏专家、教授。对你这位祝氏“现代祖宗”,也很难认同。当然,这可能是历史上撰修家谱者所造成,不是你我的错。
    现在就你所提供的家史材料,再次作探讨,关于你谱中所载祝氏52世祖是祝钦明。恐怕是个问题。
    据新浪网站介绍:“祝钦明是唐代大臣,中六经科选,为太子率更令。中宗复位,擢国子祭酒,同中书门下三品(位同宰相)。历刑部、礼部尚书。后以崇文馆学士卒。”这是祝姓人在历史上职位最高的人。
    新浪网上介绍说祝钦明是京兆始平(今陕西兴平)人。实际他是浙江江山人,京兆始平,只是他做官时的长住地而已。
    经查阅江山祝氏世谱,即《须江郎峰祝氏世谱》。共五十六卷,几十册(木活字印版本)(现保存于上海图书馆,及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内)。
    谱载:祝氏47世晋代上将军,信安侯祝巡(公)的八世孙,南北朝的齐太尉祝辂从衢州迁江郎山之梅泉。辂(公)的七世孙唐明经诰封银青光禄大夫祝其岱,因不从武后称帝,改国号为周而濳隐须江郎峰(即江郎山),至今尚存“东山书院”、宅基等古迹。成为当今旅游景点。
    齐太尉辂(公)字殷初,其岱(公)字东山,号台峰,是晋巡公的十五世世孙。而东山公的长子钦明,正是唐代国子祭酒,崇文馆学士。依此可知,祝钦明是晋信安侯巡公的十六世孙。亦即是祝氏62世孙。怎能是你说的是你支系的祝氏52世祖呢?
    可能你谱所记载的祝钦明。虽是同时代、同名,但不是同一人。否则就是家谱撰写有误了。但唐代祝钦明是历史名人,祝姓子孙,按古礼应该避讳的。所以重名可能极小。写错倒是有可能的。其次,尚有晋信安侯巡公是东汉尚书郎祝氏39世祖孙义公之长子营(公)的后裔。并非次子广(公)的后人。两系谱也不宜混淆。故此,特请你们认真查查后,再讨论。


祝氏102世孙宏绪
2009.8.29


作者:218.3.215.* (2009/9/9 11:37:27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祝姓第89代子孙 第 8 楼

很好啊.可以交流.把全部祝氏家谱都收集起来,可以补全修正许多错误之处.

作者:121.34.217.* (2009/10/19 11:52:07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8 每页5条 当前2/2页 [1] [2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3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祝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1,421.9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祝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